发 帖
返回列表

台州有位出门爱穿汉服的姑娘 漫步大街赚足回头率

楼主
台州有位出门爱穿汉服的姑娘 漫步大街赚足回头率
 
台州有位出门爱穿汉服的姑娘 漫步大街赚足回头率
李娇穿着汉服,撑着油纸伞经过台州经济开发区市府大道。

她的梦想是,将来穿汉服出门,路人的回头率为零

6月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,台州经济开发区市府大道上,出现了一位身着紫色汉服、手撑油纸伞的年轻女子。女子与众不同的装束引得路人驻足观看,更有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照。

记者了解到,这位年轻女子名叫李娇,是开发区某茶室的员工。由于痴迷汉服,平日里,只要条件允许,李娇常常将汉服当成常服穿,她希望传承中国的汉服文化。

汉服女子漫步大街,赚足回头率

6月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,市民陶先生致电晚报热线:“我刚刚看到一个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在市府大道上行走,不知道是什么情况。不管她是个人行为或者是搞活动,能够穿着汉服大大方方地走在街头宣传中国传统文化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”

记者随后来到市府大道,果然看到一位年轻女子身穿紫色汉服,打着油纸伞在非机动车道上行走。路人经过她的身旁,都不由自主地回头看,更有不少市民掏出手机拍照。

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围观的市民,大家对此的看法也不尽一致。在市府大道某公司上班的林先生表示,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有人穿着汉服在大街上步行,感觉很新奇。

“是在拍戏还是在搞活动呢?”市民小罗一边打量这位身穿汉服的女子,一边自言自语道。他觉得大白天,有人这么一身打扮走在街头,有“作秀”的嫌疑。

而刚在附近一家银行办完业务的张女士,则把关注点放在了该女子的服饰上。“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到,现实生活中一看,汉服真的很美啊,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没多大的违和感。有机会的话,我也想买一套穿穿看。”张女士说。

只要有机会,就穿汉服现身公共场所

穿汉服的年轻女子名叫李娇,是开发区某茶室的员工。1988年出生的她,家在天台。

小时候的李娇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,很喜欢看电视剧。特别是古装电视剧中的华丽服饰,更是让她迷恋。后来除了服饰,李娇也渐渐地喜欢上了书法、古筝、茶道等中国传统文化。

在学生阶段,由于课业压力大,李娇只能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痴迷放一放。大学毕业后,她辗转各地,从事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。一直以来,穿上汉服是李娇的梦想。2011年底的一天,李娇在网上花了300多元钱,为自己买了一套对襟襦群。从此,她对汉服的喜爱更深了。

“我在市府大道上行走时穿的这一套是汉服中的交领襦群,另外我还有双绕长曲裾、三绕长曲裾等8套汉服。”李娇告诉记者,她目前所在茶室的老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,只要不影响工作,老板就支持她穿汉服。

对于不少市民关于“作秀”的质疑,李娇表示,早在2012年的时候,她就已经开始身着汉服出现在公共场合了。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基于两点考虑,一是自身爱好;二是想宣传中国的汉服文化。

李娇粗略算了下,2014年,她穿汉服的天数有50多天。而今年以来,她已经穿了30多天了。“像春节、元宵节、花朝节等传统节日,我都会身着汉服去参加活动。平时,只要有机会我也会穿上的。”李娇说。

面对异样的眼神,她很坦然

对于服饰,人们更多地会去选择韩流、欧式的流行时装。李娇穿着历史韵味浓厚的汉服出门,自然少不了别人异样的眼神。

“刚开始穿汉服的时候,我的精神压力也很大。”李娇说,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父母和周围亲朋好友的不理解。因为在多数人的思维中,汉服只会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出现。日常生活中,穿汉服不但会给自己带来不便,而且也不符合大家一直以来的服饰观念。

“要想别人了解中国最为传统的服饰,首先必须要让自己身边的亲人接受。”——那时的李娇只要有时间就会跟父母讲述中国传统文化,还经常在家里穿汉服,让父母能亲眼看到汉服的美。渐渐地,父母也开始理解女儿的想法。再后来,身着汉服的李娇在村里闲逛,村民更多的是围上来称赞汉服。

如今,李娇穿汉服走在市区马路上,市民们出于好奇也会忍不住回头看一眼。“以前,一些人的面部表情带有明显的讥笑,现在这种情况少很多了。”李娇说,虽然路人看自己的眼神还是有点异样,但是她很坦然:“我了解汉服,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汉服,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。”

虽然别人怎么看自己,李娇并不在意,但她也有自己顾虑的事情。李娇介绍,曾经有人错认她身上穿的是日本的和服、韩国的韩服,甚至有些年老的市民还提醒她:“以后别穿奇装异服出门,一点都不雅观。”

对于别人的这种反应,李娇总是忍不住上去解释,并向大家宣传汉服的历史和文化精神。

李娇告诉记者,她目前正在构思一个如何更好地宣传汉服的计划。“我的梦想是,将来穿汉服出门,路人的回头率为零。”

链接
什么是汉服?

汉服,又称汉衣冠、汉装、华服,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(明末清初),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,以“华夏-汉”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,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,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,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,是中国“衣冠上国”、“礼仪之邦”、“锦绣中华”、“丝绸之国”的体现,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,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。

盘点近年来街头出现的“汉服女”

2014年9月,据《重庆晨报》报道,37岁的重庆女子杜群从外地回乡后,在家乡创立了汉服社。平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杜群偶尔也会穿汉服走上街头,引得众多路人围观。

2014年6月,据《湖南日报》报道,90后湘妹子龙佳言在长沙汉服圈中小有名气,她不但有自己的汉服工作室,为顾客制作汉服。而且,她也会穿着自己制作的汉服外出,并不惧怕路人异样的眼光。

2013年3月,据相关媒体报道,重庆女孩唐玉婷是一个汉服迷。平时工作生活中,她经常穿着汉服出现在公众场合。穿汉服出门,唐玉婷得到更多的是行人的“侧目”。甚至有大妈追着她背后喊:“仙女,你这是要去哪儿呢?”(台州晚报 作者:何于盛)
  • 人赞过
查看更多
客户端用户
威望:
148805 V17
注册时间:
2011-05-10

爆料达人

返回列表

使用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
快速回帖

下载19楼客户端
回帖双倍威望

写好了,发布 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
 

 


引用回帖:

写好了,发布 Ctrl + Enter 快速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