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5“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似万物之宗。湛兮似或存。 老子涉及虚空的,研究空无的,天下第一人。孔子,“不知生,焉知死,佛祖、耶稣,天主教、回教,等,均对虚空讳莫如深,避而不谈。 道,宇宙本体(虚空、空无),充满着无穷尽的巨大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16: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 一般人若突然得到宠爱或受辱,都会惊慌。经常患得患失,主要是因为自我意识很强,有身见。 现在通常将“宠辱若惊与“庭前花开花落放在一起。查“度娘,一说50余个成语来自《道德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6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 这里的天地拟人化成父母,实相的存在,就是太阳虚空大地。我们人类“所谓拥有的万物,来自太阳的能量和大地的滋养。 天地父母无所偏爱、无所偏心,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类、动物、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22: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 做到完全放下自我,不带任何成见,身心放松,安静下来,让心处在空明宁静的状态。这时候就就逐渐看清万物杂然并茂、生生灭灭、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运作法则。 “致虚极,守静笃,是做人做事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31:“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 世俗人看起来才华洋溢,独我看起来愚昧、笨笨。世俗人看起来精明能干,独我看起来憨憨、傻傻。 淡薄名利兮,心如大海(海纳百川)。如青风自在兮,以宇宙为舞台。 这一章中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34: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 能受得了委屈,又柔软面对,就能成全大事。 受冤枉、与世无争、绕道而行,更能显现心地正直。 能处下、虚怀若谷地学习,自然具有内涵,心灵富有。 能如实面对自己,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28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 不强调圣、凡、智、愚,每个生命都受到平等尊重,则民风纯朴,社会祥和安定,天下百姓都受益。 讲仁讲义就会标榜出“不仁、不义,形成二元对立。不必讲仁义,只要恢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14:“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 各种有形有相的材料,只是一种便利;我们真正要用的是空无的空间。“空无才能起妙用! 我们买轿车,不是车之本身,而是要车身围起来的,可以供我们乘坐的“空无部分。那100万的与10万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12:“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 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,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,心中没有任何傲慢,能长养万物,但又不去主宰,这就是所谓玄妙的德。 要达到“玄德,须“无离“无疵&l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29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 这一章此句突出一个重点核心,让世人比较容易切入实践:施政要引领百姓返璞归真、回归单纯,避免强化私心、避免长养各种欲望欲贪。(施政如果长养百姓私自私利、长养各种欲望欲贪,则世风日下,社会混乱。) 第3章的&l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43:“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谪,善数不用筹策,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 真正在行善积德的人,为善不欲人知。 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说话不会前后矛盾,不会有瑕疵。 凭良心在规划运作的人,不会用各种阴谋策略去算计他人。 真正了悟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3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 我们一般人都是教育子女,懂美丑辨善恶,却不知2500多年前,老子却发出了“斯恶矣“斯不善矣的真言?! 美因丑存在,善与恶同现。界定何为美,同时就制造出何为丑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7: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多言、叙述太多抽象观念知见,反而容易离“道越远,不如守住清净本心,用不带任何成见的清净心灵来看、来体悟。 按照《道德经》自然章节的先后次序,“守中首先出现,可以说是中庸思想的发端。他也是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48:“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可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 野心勃勃的人,企图把整个世界占为己有。此类狂妄之徒,是得不到天下的。(就是表面得到,也会很快失去。) “世界是无比奥妙的神器,人类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26:“大道废,有仁义。智慧出,有大伪。 我们的良心、清净本心就是大道之心。 当良心荒废,才会强调讲仁讲义。(我们的良心没有二元对立;来到讲仁讲义,已有二元并立产生。) 大道遍行的世界,众生平等,民风憨厚纯朴。社会如果流行世智辩聪、世故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19: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 能执守亘古永恒存在的道,就能学到道的特征特性,应用在每天的历缘对境,很实用。 能了悟亘古恒存的大道,也了悟道为一切万有之总源头,这就是所谓悟道、明道。 所谓历缘对境,就是经历各种因缘,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8:“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 这是《道德经》再次对“道,也即宇宙本体(虚空)的描述。宇宙本体蕴藏无穷能量,绵绵不绝,若存若无,而此能量却用之不尽。 在这一章,《道德经》对“道的描写用了几个别称,即,“谷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1。“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 “无,就是虚空,包括宏观层面的整个宇宙空间,微观层面的,就是细胞、分子等内部的巨大空间。“无占整个的95%有余。“有,就是看得见的,河流山川动物植物等等。...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32: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 真正大彻大悟的大智慧者,只是与道合一,顺天之道而为。 “孔德是指大德,也即大智慧者。
一日一句《道德经》40:“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 我观察到的道,实在是极大极大,天也是极大,地也是极广大,人也是很伟大。 在宇宙中有四大,人也是四大之一。 天地是由道所演化,人是由天地所化...
全部(46)
更多